联系热线: 今天是:
加强学校疫情防控各项保障工作----打赢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0-04-08 12:59 总务处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立即成立了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应急工作预案,密切关注疫情发展态势,明确工作重点,压实工作责任,切实将我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疫情就是命令,学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本着早部署、早准备,早安排的工作原则,积极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严密的校园防疫战线,不断加强学校疫情防控信息的收集与更新,多渠道做好疫情防控物资的采购与储备工作,建立疫情防控临时隔离观察点,积极加强对校内师生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与培训,组建了多支疫情防控工作小组,为学校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实的保障。

 

疫情防控期间,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积极与市教委、市公安局、属地卫健委及属地派出所对接,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信息沟通,及时上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各类情况并汇总上报各类疫情防控数据。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安排专人做好在校留学生及在校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健康监控工作。严格落实群防群控工作制度,科学构筑疫情防控阵地,切实做好全市疫情防控一盘棋的本职工作。

 

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总体部署,安排总务处第一时间制定疫情防控物资采购清单,多渠道筹措采购疫情防控物资,积极联络各级物资采购平台及医疗物资专业生产厂商,及时采购了温控门、额温枪、体温计、口罩、消毒药片、84消毒液、抗菌洗手液等疫情防控急需物资,同时安排专人对疫情防控物资统一调度、高效使用,解决了学校一线防控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防护,并有序开展了校内重点部位的防疫消毒工作。

 

疫情防控期间,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安排校医务室积极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准备与风险评估研判工作。医务室相关负责同志积极加强与属地医疗机构及医疗物资销售企业的密切联系,购置一次性手套、帽子、鞋套、隔离衣、医用防护服、眼罩、防护面屏、医用酒精、酒精消毒棉片、紫外线消毒灯、医用棉球、血压计等医疗物资;同时,校医务室组织医务人员积极研习新冠疫情应急处理知识,熟悉突发医疗事件的处置措施,培训学校医护人处置医疗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为开学后学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准备。

 

为应对学校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的餐饮服务储备,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部署校饮食服务中心积极做好学校食品安全保障、食品物资储备及食堂从业人员返校前的防疫安全管理等相关工作。饮食服务中心迅速启动食堂应急物资储备预案,加强食品物资储备,在严格落实食堂进货索证索票制度的前提下,积极联系教委大宗货物采购平台及物资供应商,克服春节期间市场关闭、食堂员工放假的实际困难,短时间内筹集并集中储备大米1.5万斤,面粉1.85万斤,食用油5000升,另外还储备了各类调料、冻品,鸡产品、速冻食品等食品物资,顺利完成了我校疫情防控期间生活物资的筹备工作,有效保障了特殊时期学校食堂生活物资的储备与使用;同时,饮食服务中心积极做好食堂员工返校前的工作准备和预案,饮食服务中心办公室密切联系各食堂班、组长,要求食堂各级负责人随时掌握员工动态并随时上报员工信息,要求食堂员工返岗前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工作,随时听从学校统一部署,做好返岗前工作准备,为学校特殊时期顺利开学做好坚实的后勤餐饮服务保障。

 

为切实加强学校开学后学生返校疫情防控工作的准备,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安排设立了学校新冠疫情防控临时隔离观察点,并对该临时隔离观察点进行了改造。学校新冠疫情临时隔离观察点共准备房屋45间,其中临时隔离观察房间36间,临时隔离工作用房9间,工作用房含值班室1间,医务室2间(含消毒室1间),浴室4间,物资储备室1间,机动用房1间。临时隔离观察点改造内容包括房间内部整修,加装空气净化设备,加装垃圾分类设施,加装硬隔离围栏等,此外还采购一批隔离观察点使用的床上用品及医疗用品。目前,该临时隔离观察点的改造工作已经全部完成,相关物资也已基本采购到位。学校新冠疫情临时隔离观察点的设置,为我校即将到来的开学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做好了应急准备。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爬坡较劲的关键时期,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学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将继续组织各级部门党员干部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有序的开展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科学储备疫情防控物资,加强疫情防控人员的组织与培训,将校内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做实做细。凝聚全校师生的力量,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

 

上一条:我校召开校内小型基建维修工程项目复工复产工作动员会
下一条:抗击疫情 总务在行动
关闭窗口
  • 电话:
  •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2号
  • 天津农学院版权所有 © 2004--2018  津ICP备14005838号  津教备0110号